灌木或小白蜡。叶互生,线形成披针形。花徘成头状花序或穗状花廖,生于枝的近顶部,花后枝顶仍继续生长成带叶的嫩枝;基部与于房合生,裂片5;花辨5,圆形,脱落;楼蕊多数,白蜡分离或基部合生,比花辨长;子房3-4室,每室含多数胚珠。茹果包于哆管内,项端开裂。
20种,原产于大洋洲。我国引入3种。
形态特征:白蜡高2-3m。叶互生,线形,长5-9皿,宽3-6M,硬而无毛,有透明腺点,中脉显著,无柄。穗状花序长约10M,似瓶刷;花红色,无梗.花辨5;推蕊多数,红色,长2.5皿。贺果直径7M,半球形,顶端乎(图7-311)。花期6-8月。
地理分布:原产于大洋洲。我国华南至西南较热地区有栽培。
主要习性:
白蜡暖热气候西南可露地栽培。
繁殖方法:播种繁殖。
应用范围:花密而色鲜,现赏。
白蜡单叶对生或族生,全缘,无托叶。花两性,整齐,1至多朵集生枝顶;蕾简肉质而有色彩,5-9裂,窑存;花瓣5-9;维蕊多数3子房下位,心皮多数,1轮成2-3轮,呈同心环状排列,后渐成置生(外轮移至内轮之上),
最低一轮具有中拍脸座,较高的1-2轮具测膜始座,胚珠多数。
形态特征:落叶
白蜡高达5-7m。树冠常不整齐;校顶常成刺尖,小枝具有棱角,无。叶倒卵状长椭圆形,长2-9M,无毛而有光泽,在长枝上对生,在短枝上艘生。花径约3M;花薯钟形,红色或淡黄色,质厚。浆果近球形,径5-12gn,古铜黄色或红色,有时白色(图7-312)。花期5-6(一7)月,果9-10月成熟。